查看原文
其他

普希金叙事诗《茨冈人》

俄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应。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作品,激发了多少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 
普希金的作品被俄国著名的艺术家编成歌剧、舞剧,改编成话剧、儿童剧和摄成电影。他的诗歌被谱成歌曲,流传至今。在苏联,普希金的研究形成为“普希金学”。苏联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又名“普希金之家”)是收藏普希金的私人藏书、手稿和研究普希金的中心。多年来,如魏列萨耶夫(编有《普希金在生活中》两卷)、莫扎列夫斯基(著有《普希金》)、齐亚甫洛夫斯基(编有《普希金生活与创作年谱》)、托马舍夫斯基(著有《普希金》两卷)、勃拉戈依(著有《普希金的创作道路》两卷)、梅拉赫(著有《普希金及其时代》)等著名的普希金学者,对普希金研究都作出了很多贡献。俄罗斯文学研究所了17卷本《普希金全集》(1937年~1959年)、《普希金研究与资料》、《普希金委员会会刊》(多册)和《普希金语言辞典》(4卷,1956年~1961年)等。



茨冈人


熙熙攘攘的一群茨冈人

在比萨拉比亚平原流浪。

今天他们在河岸上过夜,

撑起了他们破烂的篷帐。

要在广阔的天幕下做起

宁静的梦,像自由般快乐;

马车用毡毯半掩了起来,

车轮中间燃烧起了篝火;

一家人围起来烧着晚饭;

平川旷野正好牧放马匹;

在篷帐外面,驯服的狗熊

自由自在地躺卧在那里;

草原上一切都充满生气:

一家人从容不迫地纷忙,

准备天亮就去附近村镇,

妇女唱歌,孩子们闹嚷嚷,

旅行铁砧也发出了响声。

但接着向这流浪的人群

就降下了梦一般的宁静,

在草原的寂静中只听得

犬的吠叫和马匹的嘶鸣。

四处的灯火都已经熄灭,

一切归于宁静,只有月亮

向着这寂静的流浪人群

从高空倾注下它的清光。

在一座帐篷里有个老人

还没有入睡,坐在炭火前

借它的残烬的余温取暖,

一边凝望着已经笼罩了

一层夜雾的辽远的莽原。

他疼爱的年轻的女儿

到空旷的田野里去游玩,

她惯于随心任性的嬉戏,

她该回来了;但已经很晚,

眼看着月亮就要抛开了

辽阔天空上的朵朵云彩——

简陋的晚餐就快要冷了;

但是金斐拉还不见回来。


那不是,她来了;在草原上

有个小伙子跟在她身后;

茨冈人并不认识小伙子。

女儿对老人说:“我的爸爸,

我有个客人,我在山丘后,

在那片旷野上遇见了他,

邀他来野营里住上一宿。

他想同我们一样做一个

茨冈人;法律在迫害着他,

但是我将要做他的女友。

他的名字叫阿列哥——他啊,

他愿意跟我们四处漂流。”

老人

我十分高兴。你今天晚上

可以住在我们的帐篷内,

或者跟我们长久待下去,

只要你自己愿意。我准备

跟你同甘共苦,愿你成为

自家人,习惯我们的命运,

习惯自由、流浪者的贫困;

明天当朝霞上升时我们

就坐上同一辆马车动身;

你随意挑一种活儿干干,

打打铁——要不然就唱唱歌,

到东庄西村去耍耍狗熊。

阿列哥

我就待下去。

金斐拉

他是我的了——

谁能够赶走我的心上人?

但天已不早……弯弯的月亮

沉没了;黑暗笼罩了田野,

睡魔要把我带进梦乡……


天明了。老人轻轻地漫步,

绕着这悄然无声的帐幕。

“太阳出来了,起吧,金斐拉,

是时候了!醒醒吧,我的客人!

孩子们,离开舒适的卧榻!……”

人们涌了出来,一片喧哗;

所有的帐篷都已经拆掉;

马车也都在准备着启程。

一切都同时动了起来——看,

荒漠的原野上人流滚滚。

在驴背上搭着的驮篓里

驮着些嘻嘻哈哈的儿童;

丈夫和兄弟、妻子和姑娘,

老老少少都跟随着步行;

叫喊、喧嚷、茨冈人的合唱、

狗熊的号叫、铁链发出的

刺耳的嚓啦嚓啦的声响、

五颜六色的褴褛的衣裳、

赤身露体的孩子和老人、

狗的狺狺的吠叫和哼鸣、

风笛的呜呜、马车的辚辚,

一切都不协调,粗野,乏味,

但一切又如此活泼生动。

不像我们死一般的安逸,

不像我们懒洋洋的生活,

像生活单调的奴隶之歌!


小伙子带着颗阴郁的心

瞩望着一片荒芜的平原,

他自己也不敢推究推究

他那忧伤的隐秘的根源。

他已是人间自由的居民,

黑眼睛女郎跟他在一起,

太阳在他的头上愉快地

照射着正午璀璨的光辉。

青年的心为了什么跳动?

他有什么忧虑闷在心里?


天国的小鸟儿无从知道

什么是劳累、什么是烦恼;

它也不需要去辛辛苦苦

营筑那经年耐久的窠巢;

深夜里它在树枝上打盹;

东方升起了红色的太阳,

鸟儿就倾听上帝的声音,

拍动着两翼,婉转地歌唱。

度过了春天美丽的季节,

暑热的夏季又将要逝去——

晚秋的季节给人们带来

那朝云暮霭和凄风冷雨,

人们感觉到苦闷和烦恼;

小鸟儿却越过碧色大海,

飞向那遥远的他乡异地

暖和的地方,到明春再来。


他,这漂泊无定的放逐者,

如同那无忧无虑的小鸟,

对什么都不曾有过习惯,

不知何处是栖身的窠巢。

在他看来到处是他的路,

到处都有他安身的所在,

清早醒来他自己的一天

他就交付给上帝去安排,

而生活中的忧思和不安

搅扰不了他心爱的懒散。

诱人的光荣的遥远星辰

有时候会把他魅惑招引;

豪华与欢乐有时候也会

在他的面前意外地来临;

雷霆在他孤寂的头顶上

也不止一次隆隆地轰鸣;

但他在雷雨下处之泰然,

晴朗的白日却睡梦昏昏。

——他生活着,把狡猾盲目的

命运的权威不放在眼中——

可是,上帝啊,爱情曾怎样

戏弄过他那顺从的心灵!

爱情在他苦痛的胸膛里

曾经怎样地激动和沸腾!

它们能否长久地静下去?

它们就要觉醒:请等一等!


金斐拉

告诉我,我的朋友,难道你

不惋惜永远抛掉的一切?

阿列哥

我抛掉了什么?

金斐拉

你会明白:

故国的人和城市的生活。

阿列哥

有何惋惜?如果你经历过,

如果你能够多少想象到

窒息的城市奴役的生活!

那里人在围墙里成了堆,

吸不到清晨的凉爽气息,

闻不到春天草地的香味;

他们出卖着自己的意志,

以爱情为耻,思想被迫害,

在偶像面前低垂下头颅,

只知去祈求锁链和钱财。

我抛掉什么?无情无义的激动,

武断与偏见的惩处,

人群的绝灭理性的倾轧,

或者是光彩夺目的耻辱。

金斐拉

但是那里有高大的宫殿,

那里有花花绿绿的挂毯、

热闹的演唱、喧腾的酒筵,

姑娘们打扮得那么好看!……

阿列哥

城市欢乐的喧嚷算什么?

如没有爱情,便没有欢乐。

而姑娘……你比她们美得多,

虽没有珍珠,虽没有项链、

虽没有她们华丽的服装!

不要变心,我可爱的朋友,

而我呢……我的唯一的愿望

就是同你分享爱情、悠闲

和自由自在流放的时光!

老人

你喜欢我们,虽然你生长

在那些有钱的人们中间。

但一个习惯于安逸的人

不可能把自由永远爱恋。

在我们当中有一个传说:

有一年沙皇给我们这里

流放来一个南方的居民。

(早先记得他贤明的称号,

但现在已忘得干干净净。)

他按年纪来说已经老了,

但无邪的心却活泼年轻——

他有唱歌的非凡的天才,

他的歌喉像流泉的声音。

所有的人都非常喜欢他,

他就在多瑙河边住下来,

他从来不得罪任何的人,

他讲的故事真逗人喜爱;

他不管什么事都不会做,

软弱而胆小像儿童一样;

他要别人替他出去打猎,

捕鱼也要别人替他张网;

当奔腾的河流冻结起来,

而严冬的狂风肆虐呼啸,

这时人们给神圣的老人

穿戴好长毛的皮衣皮帽;

但是他到底是无法习惯

这贫困生活的辛勤苦劳;

他苍白而憔悴,到处流浪,

他说道,这是他罪愆难逃,

愤怒的上帝降下了惩罚……

他期待:会不会把他宽饶。

不幸的老人总是在苦恼,

整日价徘徊在多瑙河畔,

怀念着他的遥远的城市,

他泪如泉涌,他肝肠寸断,

他弥留时留下几句遗言,

他要把他那客死的尸骨

设法迁送回南方的家园,

死也不会使他得到安息,

如果与这里的土地无缘!

阿列哥

啊,罗马,你赫赫的大国啊,

这就是你的子孙的命运!

爱情的歌手、神灵的歌手,

请你告诉我,什么是光荣?

死后的喧嚷、赞美的歌辞、

一代又一代流传的声名?

或是烟雾腾腾的篷帐里

粗野茨冈人的故事轶闻?


两年过去了。这群平和的

茨冈人依然在各地流浪;

他们随处都找得到安适、

热情的款待,像往日一样。

阿列哥鄙弃文明的枷锁,

像他们似的自在而逍遥;

他过着漂泊流浪的日子,

既没有惋惜,也没有烦恼。

他还是那样,家还是那样;

他已习惯茨冈人的生活,

对过去的事连想都不想。

他爱他们的过夜的篷帐,

他爱贫乏的响亮的语言

和那永远的懒散的舒畅。

狗熊,自己老窝的脱逃者,

他篷帐中毛茸茸的客人,

在村庄里,沿着草原大路,

在摩尔达维亚宫殿附近,

在担心害怕的观众面前,

嚼着那使它厌烦的铁链,

拙笨地跳着舞,吼叫不停;

茨冈老人扶着旅行拐杖,

懒洋洋地敲着鼓,阿列哥

手牵着狗熊,嘴里唱着歌,

金斐拉在场边走来走去

收取乡下人随意的施舍;

夜色将要来临;他们三人

煮着还没有收割的黍米;

老人入睡了——到处是安谧……

帐篷里是昏暗而又静寂。


在春天的阳光下,老人的

凝化了的血液温暖过来;

女儿在摇篮边歌唱爱情,

阿列哥倾听着,面色苍白。

金斐拉

年老的丈夫,凶狠的丈夫,

你杀死我吧,你烧死我吧;

我是刚强的,无论是钢刀,

无论是烈火,我都不害怕。


我打我心底里恨透了你,

根本不把你放在我的眼里;

我在爱着另一个好人儿,

就是死,我的心也不转移。

阿列哥

别唱了。我讨厌这一支歌,

这种野蛮调子我不喜欢。

金斐拉

我唱歌是唱给我自己听,

你不喜欢吗?这与我何干!


  你杀死我吧,你烧死我吧;

  我死也不说一句什么话;

  年老的丈夫,凶狠的丈夫,

  你探听也不会探听出他。


  他比那春天还美好可爱,

  他比那夏日还热情可亲;

  他是多么的年轻又勇敢!

  他爱我是多么一往情深!


  当那夜半的寂静到来,

  我是怎样拥抱他爱抚他!

  那时候我们又是怎样地

  讪笑过你那苍苍的白发!……

阿列哥

别唱了,金斐拉!我听够了……

金斐拉

那么你听懂了歌的意义?

阿列哥

金斐拉!

金斐拉

你只管生气好了,

我这支歌子唱的就是你。

(走出去,还在唱:“年老的丈夫……”)

老人

是的,我想起,想起这支歌——

我们那时就编了这支歌,

已经很久了,人们为解闷,

大家都传来传去地唱着。

在加古尔草原上流浪时,

在严寒的冬天的深夜里,

我的玛利乌拉摇着女儿,

面对着炉火,唱着这支歌。

在我的心里逝去的年月

一时比一时更淡漠,淡漠;

但是在我的记忆里仍然

深深地铭刻着这一支歌。


万籁俱寂;深夜。一轮明月

挂在南方的碧蓝的天空。

老人被女儿金斐拉唤醒:

“我的爸爸!阿列哥多可怕,

你听听:他在沉重的梦中

一会儿啼哭,一会儿呻吟。”

老人

不要去惊动他。不要作声。

我听说过俄罗斯的传说:

现在恰好是这半夜三更,

家中幽灵压得睡着的人

透不出气;坐到我这边来。

曙光上升前它就会走开。

金斐拉

爸爸!他在低声叫:金斐拉!

老人

在睡梦中他还在找寻你:

你对他比世界还要宝贵。

金斐拉

他的爱我已经感到腻味。

我的心要求自由;我气闷——

我已经……轻点!你听见没有?

他在念叨着别人的姓名……

老人

谁的?

金斐拉

听见吗?嘶哑的呻吟,

发狠的咬牙声!……多么可怕!……

我过去把他叫醒……

老人

没有用,

不要去驱赶夜里的幽灵——

自己会走的。

金斐拉

他翻了个身,

坐起来了,在叫我……他醒啦——

我去看看他——再见,你睡吧。

阿列哥

你在哪里?

金斐拉

和爸爸坐了坐:

有一个幽灵在把你折磨;

你的心灵在梦里受了苦;

你呀,看着你我可真害怕:

你在睡梦中不住地咬牙,

还呼唤着我。

阿列哥

我梦见了你。

我梦见,仿佛在我们当中……

我看见一些可怕的幻影!

金斐拉

别相信那些荒唐的梦境!

阿列哥

啊,无论什么我都不相信:

不相信梦和甜蜜的誓言,

甚至也不相信你这颗心。

老人

年轻的傻孩子,为什么你,

为什么你老是唉声叹气?

在这里,人自由,天空晴朗,

女人们又是出名的美丽。

别哭吧:忧愁会伤害身体。

阿列哥

爸爸啊,现在她不爱我了。

老人

宽心吧,朋友,她是个孩子。

你的忧伤真是没有道理:

你拼死拼活地在爱恋着,

而女人的心却当做儿戏。

你看:在那辽远的天空中

荡漾着一轮自由的月亮;

它无心地向着整个世界

不分厚薄地洒下了清光。

它照着随便哪一朵彩云,

而且照得这样美——但她又,

你看呢,转移向另外一朵;

对这朵也不会留恋多久。

谁能在天空中给它指定

一个地方,说:就待在这里:

谁能对一个少女的心说:

只爱一个人,别三心二意。

宽心吧!

阿列哥

她曾怎样地爱我!

她曾多么温存地俯伏在

我身边,在荒野的寂静里

共度一刻千金夜的时刻!——

她充满了孩子般的快乐,

常常地会用甜美的私语

或是用令人销魂的亲吻

把我心头的那一些忧烦

顷刻间驱赶得无踪无影!……

怎么回事?金斐拉不忠实?

我的金斐拉已经变了心!

老人

你听着,我来给你讲一讲

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当俄罗斯人

还没有威胁到多瑙河时——

(你看,阿列哥,我又提起了

那一段年代久远的哀伤)

那时候苏丹使我们害怕;

而从阿凯尔曼的城楼上

总督把整个布扎克统辖——

那个时候我还年纪很轻;

我的心正在快乐地跳荡;

而在我的一绺绺鬈发里

还没有一茎染上了银霜——

在年轻美貌的女郎当中

有个姑娘……我很久、很久地

像爱恋太阳般爱恋着她,

终于我把她唤做了我的……


啊,我的青春很快地逝去,

那样快,宛如那彗星一闪!

但是你,我的爱情的时光,

消逝得还要快:玛利乌拉

她爱我只不过短短一年。


有一天在加古尔河近旁

我们遇到另一群流浪人;

那些茨冈人紧靠着我们,

山脚下张起自己的帐篷。

我们在一起共处了两夜。

第三天夜里他们就走啦,

而玛利乌拉抛下小女儿

跟上了他们也一同跑啦。

我睡得很死——当霞光升起,

我醒来一看,不见了女伴!

我寻找、我呼唤——全无踪影……

金斐拉想妈妈,又哭又喊,

我也哭了起来——从这时起

就恨透世上所有的妇女,

我的眼没有从女人当中

给自己再挑选一个伴侣。

我也再没有同任何女子

分享我寂寞悠闲的时日。

阿列哥

但是你怎么不即刻追上,

去抓住这个负心的女人,

抓住那一帮强盗,用钢刀

刺进这个狡猾东西的心?

老人

为什么?青春比鸟还自由,

什么人能够把爱情阻挠?

快乐轮番地赐予一切人;

过去的一切将不再来到。

阿列哥

我可不这样。不,不必多说,

我决不会放弃我的权利!

甚至我会以复仇为享乐。

不!假如在大海的深渊边,

我发现仇人在那里熟睡,

我可以发誓,我的脚一定

不饶恕这个可恶的东西;

我一定马上面不改色地

把无防备的他踢下海去;

而用狰狞的狂笑去谴责

他觉醒中的意外的恐惧,

而跌入深渊扑通的声音

会使我感到可笑和快意。

青年茨冈人

再给我一个……再给一个吻……

金斐拉

该走了:我丈夫嫉妒、凶狠。

茨冈人

一个……但长一点!……临别的吻。

金斐拉

再见吧,趁着他还没有来。

茨冈人

告诉我,什么时候再见面?

金斐拉

今天,月亮上升时,在那里,

在那座土丘后坟堆上边……

茨冈人

她是在骗人!她不会再来!

金斐拉

他来了!快跑!……亲爱的,我来!


阿列哥睡着了:在他心里

正在做着一场杂乱的梦;

他妒火中烧,伸出了手去,

大叫一声,在黑暗中惊醒;

但是他那只战兢兢的手

抓住的只是清冷的被单——

女伴已经远远地离开他……

他颤抖着坐起四面观看……

一切寂静——他充满了恐惧——

浑身一阵发热,一阵发冷,

他站起身来,走出了篷帐,

恶狠地徘徊在马车附近;

一片沉静;田野悄然无声;

夜色深沉;月亮钻进云雾,

星星一闪一闪发着微光,

露水上隐约看出了脚印,

直通到远远的土丘那方:

他焦急不安地走着,

朝着不祥的脚印指引的方向。


他面前,在远远的大道旁

模糊不清闪出一座坟墓……

他心中充满痛苦的预感,

走过去,拖着无力的脚步——

他嘴唇发抖,膝盖在打颤,

他走着……突然……难道这是梦?

他突然看见了两个人影,

在那被亵渎了的坟头上

听到很近的轻轻的说话声——

第一个声音

该走了……

第二个声音

等等……

第一个声音

亲爱的,该走了。

第二个声音

不,等等,让我们待到天明。

第一个声音

不早了。

第二个声音

你怎么这般胆小。一分钟!

第一个声音

你这是要我的命。

第二个声音

一分钟!

第一个声音

如果我丈夫一醒发现我不在?……

阿列哥

我已醒来了。

坟前正是你们的好地方;

你们不要慌,你们哪里跑!

金斐拉

亲爱的,快跑,快跑……

阿列哥

哪里跑!

年轻小白脸,你往哪里跑?

倒下吧——

(向他猛刺了一刀。)

金斐拉

阿列哥!

茨冈人

我要死了!……

金斐拉

阿列哥,你杀死,杀死了他!

看:鲜血溅了你一脸一身!

噢,你干下什么?

阿列哥

没有什么。

现在你再享受他的爱情。

金斐拉

不,好,我并不怕你、并不怕!——

我根本瞧不起你的厉害,

我诅咒,诅咒你这种凶杀……

阿列哥

你也在讨死!

(给了她一刀。)

金斐拉

我死也要爱……


朝霞照亮的东方辉耀着;

浑身都是血迹的阿列哥

手里拿着刀,在土丘后边,

在坟前一块石头上坐着。

他面前横陈着两具尸体;

凶手的脸色十分的怕人,

一群茨冈人激动不安地、

畏缩地把他围绕在当中。

人们在一旁挖掘着坟墓,

妇女们哀伤地列成一行

一一地亲吻死者的眼睛。

老父亲独一人坐在那里,

呆呆地望着死去的女儿,

沉浸于无可奈何的悲痛;

人们扶起尸体,抬了过去,

把这对惨死的年轻情侣

放进大地寒冷的怀抱中。

阿列哥远远望着这一切……

当人们用最后一抔黄土

把他们两人的尸体埋好,

他默默地慢慢地垂下头,

从墓石上向草丛中栽倒。


这时候老人走过来说道:

“离开我们吧,你高傲的人。

我们粗野;我们没有法律。

我们也不惩罚,也不处刑——

我们不需要流血的呻吟——

但不愿和凶手活在一起……

你生来不是为粗野生活,

你寻求自由只为了自己;

你的声音我们听得可怕——

我们的心灵怯弱而良善,

你粗暴残忍——离开我们吧,

别了,愿你今后永远平安。”


说完了——熙熙攘攘的一群

流浪的人们离开山谷间

可怕的宿地便即刻动身。

一切消失在远方的草原;

在广漠的宿命的田野

里只留下孤独的一辆马车,

上面覆盖着破烂的毡毯。

正如同冬天将要来临时,

在清晨时弥漫的浓雾里,

一群为了赶程途的野鹤

呱呱地叫着从田野飞起,

向着那遥远的南方飞去,

有时,一只被致命的铅弹击中,

垂下了受伤的两翼,

独一个凄然地留在那里。

夜已降临:黑暗的马车里

没任何人来点灯,没有光照,

撑起的车棚下,直到天明

没有任何人来这里睡觉。


尾声

那些快乐或悲哀的时日

靠着赞美歌奇异的力量,

在我蒙眬的记忆中依然

生动地保留它们的景象。


在那个国度,那里战争的

可怕的轰鸣长久地不停,

在那里俄罗斯人强横地

给伊斯坦布尔把疆界划定,

在那里我们的双头老鹰

依然叫嚣着往昔的光荣,

在那里在广阔的草原上,

在那古老的营地的周围,

我遇见过善良的茨冈人,

自由子孙的平和的车队。

跟随着他们懒散的人群

我在荒野里同他们闲步,

我常睡在他们的野火前,

分享他们的粗陋的食物。

在缓慢的行进中我爱听

他们歌曲的快乐的声音——

而我很久地口中念诵着

可爱的玛利乌拉的芳名。


但你们也没有什么幸福,

天地间的可怜的子孙们!……

而在破破烂烂的帐篷下

定居的也只是痛苦的梦。

你们的漂泊无定的屋宇

荒野里也不能避开穷困,

到处是无可逃躲的苦难,

没有什么屏障摆脱命运。

1824年

余 振 译



咏 叹 的
艺 术 体 系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提到,咏叹,本是诗歌通过音韵节奏抒发情感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早期诗歌常常采用的抒情手段,后来,到诗的音韵节奏发展的第二阶段,由于更强调诗歌的整饬、凝练,加之以格律的束缚,咏叹反不如早期诗歌运用得多,当然,隐性的咏叹是仍然普遍地存在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这一判断是并不包括词、曲的。实际上,由于词曲在一定程度上的语言解放,以及更通俗,更具“言情”的特征,它在咏叹的运用方面也是大大地超出于诗的。其手段,则主要通过句式的长短组合、领词、串词(它们常常属虚词)的大量运用,以及各种句型的运用,以达到其增强咏叹性的目的。例如我们前面从句式的角度举过了的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所具有的咏叹意味,就是齐言的诗所远不能比的。那么它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的呢?一、句式的长短组合,例如,短句就更多顿挫的意味,而长句则更具有倾泻的力量,这样错落组合所产生的咏叹效果,当然就远非整齐的诗句所能达到的了。二、领词、串词的运用,如“只是”、“问”、“恰似”就属于此类,它们的运用大大增强咏叹的效果。三、反问、设问、感叹句型的运用,如第一、二句就是反问,最后两句则属于设问,它们同时又都属于感叹句式。就是这些手段的运用,使词获得了远比诗更浓的咏叹性,具有更强的抒情力量。
现代诗歌的语言更加口语化,形式更加自由,再加之现代诗歌更加注重主观情绪的抒发,因此,咏叹的艺术在现代诗歌中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较之《诗经》、楚辞、较之宋词、元曲,咏叹在现代诗歌中运用得更普遍,形式和手段也更为丰富。从某个意义来说,现代诗歌的咏叹可以说形成了一个“艺术体系”。在这个艺术体系中包括:
一、直接的咏叹、感叹句式,通常有语气词来作为标志。
二、呼告、倾诉的手法。
三、反问、设问、转折等等句型的运用。
四、长短句式的组合,包括句子节奏的顿挫、顿断、提顿、跌宕等。
五、各种分行、跨行、跨节艺术的运用。
六、有时候连标点符号,如省略号、破折号、感叹号也充当着咏叹的工具。
七、上面我们分别分析过的各种其他音韵节奏技巧,如排比、递进、重叠、回环、对称等,也能大大加强诗的咏叹意味,也是可以包含在这一“艺术体系”之中去的。
另外,还有我们在前面所说过的“隐性咏叹”,即在情感表现上具有浓厚咏叹特性,而没有显著标志的咏叹。下面,我们就以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部分)为例,来综合地对各种咏叹艺术加以说明。先看第一节: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通过诵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感知,这是咏叹意味极浓的两句诗,它至少有三点与咏叹艺术有着紧密的关系。首先,也是最显明的,第二句是一个直接咏叹句,那个“呀”的语气词的运用,大大加强了诗的咏叹性和诗的韵律。关于语气词的作用,我们想借此机会仔细地加以辨明:第一,语气词标识着诗句强烈的咏叹、感叹——更准确地说,并非语气词本身带来了咏叹性,而是语气词是诗句本身强烈咏叹性的一个自然表现和结果;第二,语气词所标志的诗句的强烈咏叹性,像一股看不见的抒情气流,或在诗的前面引领、贯穿于诗句的始终,或在诗的后面,像一股气流,余音绕梁,带来绵绵不尽的抒情气韵(上面的两句诗的语气词属于后一种);第三,语气词具有加强诗的韵律的作用。语气词的声音,尤其是语气词所标志的那样一种咏叹的韵味,起到了加强诗歌韵律的作用。像楚辞中的“兮”字,它的声音,它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气韵,就大大加强了楚辞的韵律,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意味。当然,现代诗歌使用语气词已远不如楚辞密集,现代诗歌中常用的语气词“啊、呀、呢、哟”等也不如“兮”字那样富于音乐性和咏叹性效果,但其基本的功用仍然是存在的,例如上面“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句,“呀”字的声音,尤其它所带来的咏叹气韵,就起到了加强诗的韵律的作用。
其次,从句式上看,这是两个较长的句子,两个长句配合着语气词“呀”的运用,也大大加强了咏叹的意味。最后,就是那个省略号的运用,它提示我们那个“呀”字所抒发的绵绵不尽的抒情韵味。再看诗的第二节: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这一节亦具有较强的咏叹意味,其咏叹性主要来自于句式的长短组合以及分行的技巧。首先,第一行的“风”,单独成行,就具有很强的提顿意味和强调意味,然后一个长句,则具有很好的倾诉意味,这样一“顿”一“泻”的长短组合,就使诗句具有了很浓的咏叹效果;此外,这两行也属于分行的技巧,本来这两行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诗人却将它分为两行,其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加强它的节奏感和咏叹意味。第二,这一节的七行诗,尤其是后五行,从句意上看,本是一个整体,因此,这五行被剖开的诗行读起来有一种连绵而下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无疑也大大加强了它的倾诉、咏叹意味。第三,这一节诗的后五行诗,亦可以算是一个重叠性的修饰和描写,这种重叠性的修饰在加强诗的顿挫意味和节奏感的同时,对于诗的咏叹性也具有强化作用。最后,诗末的那个省略号,也具有加强咏叹的作用。另外,我们还不要忘了,上一节的那个带“呀”字的咏叹句所带来的抒情气流的贯注,也是此节带有强烈咏叹的意味的一个原因。再看第三、第四节: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是什么使这一节如此散文化、甚至如此直白的句子也具有相当的诗意呢?主要就是咏叹的艺术。第一,这两节诗都运用了倾诉、呼告的抒情艺术,这种倾诉和呼告艺术不仅使平常的诗句具有了很强的抒情意味,而且它所流淌的一股抒情气流,以及这种抒情气流时强时弱、时轻时重等的音韵变化,配合着诗行的调节,使这些看起来直白的诗句,也具有了诗的韵律感。此外,像倾诉、呼告这种艺术,它还能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诗更具有亲和力。第二,第三节的前三行,第四节第三至第五行,可以算是重叠修饰的运用,它也使诗句具有了顿挫的意味,加强了咏叹感。如第三节中的“那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来重叠修饰“农夫”,就增强了诗的顿挫感和节奏感。第三,第四节的后四句,还是一个长长的感叹句式,具有很强的咏叹意味;另外,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样分为四行以后,诗的节奏韵律感也是大大增强了。这当然又是分行技巧的运用。再看第五节: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禁监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
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这一节,同样具有浓烈的咏叹意味,从咏叹艺术角度分析,首先仍然是倾诉、呼告的艺术的运用,第二,是以语气词为标志的直接咏叹句的运用,如第一、二行和最后三行;第三,是诗行的长短错落的排列,如第一、二行,从句意上看本是一句,但诗人为了加强抒情性、增强咏叹意味,却将它分断为这样的两行,第一行“而我”,短小,具有很强的提顿意味,在这一短句之后,再接着是一个直接咏叹性的较长的句子,这样就使诗句具有了较强的倾诉、咏叹的意味。又如最后三行,从句意上看本也是一句,但诗人却将它分为三行,这样分行以后,大大加强诗的顿挫感,强化了抒情、咏叹意味。由于这首诗太长,我们对此诗的分析就到此为止,剩余的部分,也都渗透着各种各样的咏叹技法。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首诗,德国诗人里尔克的《爱的歌曲》:
我怎么能制止我的灵魂,让它
不向你的灵魂接触?我怎能让它
越过你向着其他的事物?
啊,我多么愿意把它安放
在阴暗的一个遗忘处
在一个生疏的寂静的地方
那里不再波动,如果你的深心波动
可是一切啊,凡是触动你的和我的
好像拉琴弓把我们拉在一起
从两根弦里发出“一个”声响
我们被拉在什么样的乐器上?
什么样的琴手把我们握在手里?
啊,甜美的歌曲。
这是里尔克的一首动人的爱情诗。它的精彩处,属于意象范畴的就只有那个“拉琴弓”的比喻,其余的我们都要从音韵节奏尤其从咏叹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诗的前三行为一个小节,从咏叹的角度看它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是反问。反问在这里大大加强了感叹、倾诉的意味,使诗句具有一种强烈的节奏韵律感。第二,是两个反问句的重叠组合或对称组合。这样组合后,较之单一的反问,其感叹的意味更强,节奏感也更强。第三,是跨行手法的运用,“让它”与下面一行,从句意上看,本来是一个句子,但诗人通过跨行的方法,使句子分断,这样分断并跨行后,就具有了更强的提顿的意味,然后再转行接上一个长句,就具有了更强的倾诉意味,也更有顿挫感。第二处的跨行与分断也具有差不多的功能,只是情感的激烈程度稍弱而已(之所以稍弱,第一是因为整个句子稍短,第二是句子的分断位置落差小一些)。第四至第七行为第二个部分,这个部分的咏叹技法,第一是感叹词“啊”的运用,它深沉的喟叹意味,如一股抒情气流,贯注于它所引领的句子;第二,由“啊”所标志的句子,本身又是一个具强烈感喟意味的感叹句;第三,“在阴暗的一个遗忘处/在一个生疏的寂静的地方”又是一个对称组合或重叠组合;它当然会带来对称或重叠艺术所带来的强化表现、增强节奏感的作用;第四,“那里不再波动,如果你的深心波动”也有一点重叠的韵味。第八行至第十行为第三部分,这个部分的咏叹表现首先在那一个“可是一切啊”的强烈感叹,以及这个感叹的气韵对下面诗句的贯注;此外,接着此感叹的三行诗都是很长的句子,又加之这三行诗语意的贯通,读起来更给人以倾泻而下的感觉。最后三句构成一个部分,前两个句子都是很长的问句,它们都有着强烈的倾诉、咏叹的意味,最后一句,是由一个表深情喟叹的“啊”字领起的直接感叹句,另外,它又是一个短句,这个短句用在这里,更能表现出诗人在强烈感情风暴的洗礼后,那种情感的自然衰微和无尽的赞美。
从以上两个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出,咏叹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艺术技巧的艺术体系。这些技巧彼此联系,共同地服务于诗情的表达,服务于增强诗的节奏韵律和诗的咏叹意味。另外,我们要强调的是,咏叹的技法往往如盐之于水渗透于诗句之中,把握它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文字的分析往往有隔靴搔痒之感。笔者以上的这类分析只是起到帮助分析,从直觉地把握上升到自觉地把握的作用。




推荐阅读:

岛崎藤村诗7首

埃德森斯文诗35首

奥哈拉诗20首

米莱诗3首

克劳德·麦凯诗5首

西德尼·拉尼尔诗3首

金内尔诗4首

杰弗斯诗4首

兰德尔·贾雷尔诗7首

米沃什《梦痕集》

兰斯顿·休斯诗16首

鲁伊斯诗3首

克维多诗6首

蒙特希诺斯诗2首

路易斯·德·莱昂诗5首

里德鲁埃霍诗2首

米格尔·埃尔南德斯诗5首

哈特·克莱恩诗10首

西蒙·阿米蒂奇诗10首

扎波洛茨基诗10首

帕斯诗7首

泰戈尔《园丁集》

贺拉斯诗7首

泰戈尔《飞鸟集》

泰戈尔《新月集》

泰戈尔《吉檀迦利》

泰戈尔《萤火虫》

索德格朗诗99首

松尾芭蕉俳句选

朗·普利迪诗18首

威廉·斯塔福德诗25首

艾德里安娜·里奇诗选

霍普金斯诗5首

詹姆斯·泰特诗5首

查尔斯·奥尔森诗选

朗费罗诗4首

斯诺德格拉斯《心的指针》

凯特·莱特诗6首

W·S·默温诗7首

W·S·默温诗13首

W·S·默温诗7首

波赫士诗6首

斯蒂芬·克兰诗10首

娜塔莎·特斯维诗10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3首

麦凯格诗8首

休·麦克迪尔米德诗3首

娜塔莎·特斯维诗15首

露易丝·格吕克诗8首

努瓦斯诗2首

穆太奈比诗3首

麦阿里诗3首

韩莎《今天等不到我所期待的梦幻》

安特拉《骑士》

盖斯诗4首

查尔斯·西米奇诗10首

查尔斯·西米奇诗12首

韩莎《我俩就像这些春天的树丫》

昂塔拉《一枝致命的毒箭》

昂塔拉《啊,小鸽子》

尚法拉《沙漠之歌》(节选)

盖斯《我告别了青春》

盖斯《又是雨天》

宫泽贤治诗8首

尼古拉·马兹洛夫诗32首

吉恩·瓦伦汀诗13首

雷·阿尔曼特劳特诗25首

尼基塔·斯特内斯库诗5首

琳达·葛瑞格诗11首

苏利·普吕多姆诗5首

翁贝尔托·萨巴诗20首

安娜·斯维尔诗30首

西奥多·罗斯克诗8首

艾米·洛威尔诗14首

安妮·塞克斯顿诗13首

安妮·卡森诗18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8首

吉恩·瓦伦汀诗11首

平田俊子诗9首

里尔克诗5首

小林一茶《俳句12首》

安娜·思沃诗14首

安娜·斯沃尔诗12首

中原中也诗3首

佐藤春夫诗7首

中野重治《歌》

阿多尼斯诗43首

普拉斯诗30首

卡夫卡诗15首

施加彰诗9首

贝克特诗8首

罗伯特·彭斯诗7首

萨拉·梯斯苔尔诗4首

金南娇《我的宝贝还没名儿》

普拉斯诗22首

普拉斯诗9首

拉格克维斯特诗6首

卡尔费特诗6首

古尔贝里诗4首

玛丽亚·怀恩诗2首

林德格伦诗2首

斯特林堡《我看见了太阳》

奥他维奥·帕斯35首

理查德·布劳提根诗17首

富埃尔特斯诗3首

金良植诗2首

迪埃戈诗2首

塞拉雅诗2首

埃斯普龙塞达《太阳颂》

德·拉·克鲁斯《心灵的黑夜》


孤独没有什么不对,使孤独变得不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